廣西劍麻產區新菠蘿灰粉蚧調查初報
【摘要】:明確廣西劍麻產區新菠蘿灰粉蚧發生規律,為新菠蘿灰粉蚧的防控提供科學依據。本團隊在全區開展新菠蘿灰粉蚧跟蹤調查,定點監測浦北縣東方農場病蟲害分布。采用對角線取樣法田間調查劍麻植株上新菠蘿灰粉蚧的蟲口密度以及紫色卷葉病的發病情況,收集全區劍麻產業信息、浦北氣象數據(溫度和降雨量),利用SPSS 11.5和Microsoft Excel 2007進行相關分析。結果顯示,就廣西劍麻產區而言,新菠蘿灰粉蚧僅發生于東方農場,且蟲害率達57.35%~100%。浦北縣冬季溫和少雨,非常適宜新菠蘿灰粉蚧的生長,初步認為:在降雨量為0~204.7mm、氣候溫度為14~27.5℃適宜范圍內,降雨量、溫度與新菠蘿灰粉蚧蟲量呈負相關。環境條件影響我區劍麻新菠蘿灰粉蚧的發生規律:每年4-7月蟲害發生最少,幾乎不發生為害,8-10月逐漸增多,11-12月為盛發期,次年1-3月蟲量最多。與此同時,新菠蘿灰粉蚧的蟲口密度與紫色卷葉病發病率呈正相關,且老齡麻與幼齡麻最易受害。故東方農場是我區唯一遭受新菠蘿灰粉蚧為害的劍麻種植地,應加強檢疫,并在8-10月害蟲始發期利用高效、綠色的防控手段進行及時防控。本研究有助于確定該蟲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同時為劍麻新菠蘿灰粉蚧的高效、綠色防控打實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